2011年6月3日星期五

天安门六四事件纪念日(1989)

天安门六四事件纪念日(1989): "六四事件简称六四,又称八九民运、八九学运、六四天安门事件、天安门大屠杀、六四血案、六四暴乱等;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起初定调为反革命暴乱,后来一般称之为六四动乱、六四风波、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。是1989年4月至6月发生在中国大陆的重大政治事件。 (维基百科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85%AD%E5%9B%9B%E4%BA%8B%E4%BB%B6 ) 从1989年4月15日到6月4日止,中国发生了以北京天安门广场为中心﹑以学生为主导并得到全国各界人士支持的和平请愿运动。请愿就是公民对向政府机关提出各种诉求的活动。请愿往往通过言论自由或游行示威集会等自由权利来表达。在多数情况下,请愿活动是要求政府当局在现有的宪法和法律内进行。 (摘自“六•四”天安门事件20周年纪念白皮书” http://dongde.com/2009/03/23/20th-anniversary-of-tiananmen-square-event-of-1989-64/) 6 月3日,中共中央决定清场。当天下午4时,杨尚昆、李鹏、乔石和姚依林等召开军政会议,指令翌日6时前要完成任务,并宣布“如遇阻拦,戒严部队可以采取各种自卫措施和一切手段予以排除”。当晚7时,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戒严部队紧急通告,宣布“戒严部队、公安干警和武警部队有权采取一切手段强行处置,一切后果由组织者肇事者负责。” 在各派系互相角力下,中共中央最终出动军队镇压。由于当时消息被封锁,学生、市民以至于军人的死亡数字并无定数,资料来源众说纷纭,不同估计指死伤人数由数百至数千不等。据香港《苹果日报》在2009年3月的报道,在当年的镇压行动中,年龄最小的遇难者仅得3岁。 六四事件虽然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的一党执政,但对中国内地以至香港的政治、外交产生深远影响,至今仍是中国内地极为敏感和极具争议的话题。"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